直至上周六,我們才出發(fā)去神往以久的大神仙居。
由于同行人比較多,原本定于早晨5點出發(fā)的計劃一再推遲。老爸一邊等一邊嘮叨發(fā)著暗火,老媽打電話狂催,主要考慮到行程比較遠,且我們一行十余人,老至八十耄耋老漢,少至3歲毛孩,要走六小時左右的山路,再加上烈日已經上來,怕吃不消。直至九點半,我們才浩浩蕩蕩往大神仙居出發(fā)。
到達仙居時已經11點多,按著神仙居的路標,我們到了停車場,車一停好,就發(fā)現我們走錯了地方,這個地方是老神仙居,目前還在營業(yè),門票是55元。于是我們又轉了出來,在咨詢了當地人以后,前往大神仙居的入口。過了大概30分鐘左右,看到了前面排著長龍,有交警在邊上禁行,心想著大概就在前面了吧,于是找地方停好車就準備往大神仙居進軍。頭頂著太陽走在混凝土路面上,那個滋味真不好受,女兒一邊走,一邊叫喧著“媽媽,我的臉蛋都快被烤熟了”,我回頭一看,真的,火紅火紅的,真像熟透了的蘋果,真擔心會被曬傷,那來之前的熱情顯然已被冷水澆滅了一半。同行的表哥則徹底放棄了前行的念頭,他將他兒子拉下,留在邊上的小溪邊玩水。有那么一霎那,我也有放棄爬山的念頭,可想起了同事參觀回來拍的美景,不去又覺得可惜,于是硬著頭皮哄著小女往前走,考慮到門口還有好長路,我們選擇坐當地村民的電瓶車上去。到了景區(qū)門口已12點多,小女沒了興致不想走,于是老爸帶她去小賣部給她賄賂了一個冰激凌,我也對她說“美景在頂上”,于是她就有了動力,跑得飛快。
沿路上去,拾級而上,人山人海,除了看到很多約手臂粗的老藤纏繞,就是一些老林慣有的風貌。只是遠眺那些聳立的奇石,別有一番風味!我們往上大概走了20分鐘,就到了纜車站,不過沒有正式營運,我們此次也不是沖著這個來的,稍作休息與了解,知道真正的山路馬上就開始了,作好準備,老爸跑出去為我們一人準備了一根“拐杖”,就出發(fā)了。
這山路其實就是在半山腰開劈出來的半米左右的山石道,可能是因延途沒有什么特別的景點,景區(qū)中心就設置纜車上山,觀全景,所以沒有特意地修這條小道。就在這半米寬的山石道上,那天卻擠滿了人,我們一行由我80歲的老舅和我8歲的女兒帶頭,拄著拐杖,往頂上行進。因為走的人多,路小,大小石頭松散,不時會有石頭滾落下來,很是危險。
走了大概一個小時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往回走,說走錯了,還說越往前走就越后悔,路也越來越不好走。可是我們一致認為走了那么長時間再撤回去實在太可惜,于是選擇繼續(xù)前行。漸漸的,小腿開始酸痛了,這樣走了前后加起來大概兩個半小時,我們都感覺有點吃不消,女兒也開始不愿意走了,纏著要外公背。我們找稍平的地兒坐了會,再重新整頓出發(fā)。走了沒幾分鐘,轉到了一條臺階上,這時大概是下午兩點半,已經能遠遠地看到天橋了,此刻好想立馬飛到天橋上往下看,感受下那心驚膽顫的感覺,享受下那絕美的風景,于是眼前那陡峭的臺階也變得平緩了,腿部又開始有勁了。
爬了半個小時左右,我們終于登上了頂峰。剛上來那一霎那,那風吹的,再加上眼前那些美景,心里那個爽真不是言語能夠形容出來的,一上來我就狂拍照,真想把這所有的美景都統統帶回去。考慮到老媽他們膽小還有舅舅年高,讓他們帶著小孩在邊上休息,我拉著老爸還有侄女他們向天橋飛奔而去。可就在快上去那一當下,我猶豫了,因為我感覺自己多少有點恐高,心里開始擔心那鋼絲繩會不會斷,要是斷了怎么辦,可又實在想去,于是暗自鼓足了氣,拄著手中的拐杖上去了。天橋有
拉著侄女走上觀景臺,觀景臺有些是懸挑砼板梁澆注出來的,有些是鋼結構焊出來的,懸挑的幅度與高度都不是很大。走過天橋以后這個算是小兒科了,我可以在上面跳,沒有一絲抽心的感覺。轉了個圈,再拍了些風景,一看時間已經是四點,山上的游客也越來越少,雖然很是留戀,但據說下山的時間還要兩個小時,所以我們得抓緊時間返回。經詢問下山必經之路是天橋,看來老媽他們幾個是逃不過了,于是我拉著媽媽和女兒走在舅舅后面再上天橋,這一次真的很好,沒有任何的恐懼感,當然也不敢再往下看了。可能是因為年紀小,女兒一上橋就興奮,跑開去了,半點不知道害怕,老爸他們斷后。前面的舅舅也很淡定,一步一步地朝前走著,上“岸”時,他粗粗地呼了一口氣,說了句一共100多步,原來這淡定也是裝出來的。老媽和阿姨們也到了,我聽老媽說自己的雙腳一直在抖。我還問女兒:“你怕不?”她回道:“有什么好怕的,兩邊都有欄桿,還有網,要是再加一個蓋就更牢了。”我笑了,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。
我們在嘻笑中踏上了下山的路,我們選擇在老神仙居這邊下,所以下山的路明顯比上山的路好走。因為沒有路標,開始不認識路到處打聽,后來一向粗心的女兒居然發(fā)現延途的小樹上都扎著黃絲帶,她問我:“媽媽,這是做什么用的?”我一想:“哦,這是有心又細心的游客在上面給我們留下的指路暗號。”我們一路延著“黃絲帶”走,臺階很陡,有幾處垂直度近乎85度,外加上山時的跋涉,感覺很累,腳很痛,走了近兩個小時我們才下山。
下山后路兩邊風景如畫,分別有:
象鼻瀑:象鼻瀑是景區(qū)內十一泄飛瀑中的第一泄。瀑布左右兩側山體尤如兩只大象把守著大門,在兩條象鼻的交匯處有一泉高幾十米瀑布直瀉而下,故稱象鼻瀑,該瀑終年不枯,水勢大時,轟鳴咆哮,如怒龍狂奔飛而下,瀑底潭中棲息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蠑螈。
將軍巖:鬼斧神工的巨型頭像石雕——將軍巖是國家一級景點。 其眉、目、鼻、嘴、肋等五官輪廓分明,那有棱有角的鼻梁,開合自然的嘴唇,惟妙惟肖,自然雕琢,造型完整,線條剛勁挺直,形神兼?zhèn)洹?芭c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們的石頭像相媲美,神異獨特,令人嘆為觀止。
睡美人:景區(qū)北面,安祥地躺著一位睡美人,全身長約
羞女峰:“男人見了笑哈哈,女人見了羞答答”,是每個游客看到羞女峰后產生的共同感覺。該峰突兀高約20余米,上部為傘蓋,下部如圓柱,形態(tài)似磨菇,故又名“磨菇巖”。
西罨寺:西罨寺為宋代古寺,北宋年間雪崖禪師所建,寺宇高聳,香火鼎盛,寺前翠柏茂密,清靜幽深,明佐都御史吳時來入仕前曾在寺中苦讀。明萬歷末年(1583年)重修,歷經千年滄桑,古寺不堪風雨侵擾,于民國末柱倒墻傾,現存古址廢墟,但從殘垣中仍可窺見這座古寺昔日的恢宏規(guī)模,發(fā)思古之幽情。清潘耒《游仙居諸山記》記道:“山中有寺,寺甚幽峭,奇峰環(huán)立者八九。”寺已雖毀,鐘聲不再,然其壯麗獨特的自然風光,使之聲名遠播:如栩栩如生的“金猴戲水”、氣勢宏大的“鼓樂迎賓”、造型奇特的“蘑菇” 、形態(tài)各異的“五老巖”等,還有東天門,西天門,情侶林,神鷹展翅……
走出“仙境”時,大家都已經累得快虛脫,但都一致認為不虛此行。神仙居雖然缺乏黃山那種“一覽眾山小”的廣闊情懷,但也是一個修心養(yǎng)性、天然氧巴的好去處。